杨柳枝
刘禹锡〔唐代〕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湾清澈的江水,岸边碧柳千条,回想起二十年前在这旧板桥上的事。
曾经与佳人在此告别,只遗憾到如今依然没有消息,再无联系。
注释
今朝:今日。
恨:遗憾。
鉴赏
这首《柳枝词》,明代杨慎、胡应麟誉之为神品。它有三妙。
一、故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尽于言外传之,是此诗的含蓄之妙。首句描绘一曲清江、千条碧柳的清丽景象。“清”一作“春”,两字音韵相近,而杨柳依依之景自含“春”意,“清”字更能写出水色澄碧,故作“清”字较好。“一曲”犹一湾。江流曲折,两岸杨柳沿江迤逦展开,着一“曲”字则画面生动有致。旧诗写杨柳多暗关别离,而清江又是水路,因而首句已展现一个典型的离别环境。次句撇景入事,点明过去的某个时间(二十年前)和地点(旧板桥),暗示出曾经发生过的一桩旧事。“旧”字不但见年深岁久,而且兼有“故”字意味,略寓风景不殊人事已非
简析
《杨柳枝》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别离的画面,清江曲折,柳条千丝万缕,二十年前的一座旧板桥见证了诗人与美人的别离,表达了他对别离的感伤和对美好回忆、对斯人的怀念与追慕。全诗意象优美,情思悱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2篇诗文 591条名句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代〕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折荷有赠
李白〔唐代〕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