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晏子春秋·节选

刘向 刘向〔两汉〕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至圣王之至,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同其节俭则可;同其至,居其室,无益也。三王矣同至而王,非以至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其而归其义,若其衣至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矣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矣务其美身至矣杂彩首至矣镂刻。古者尝有处橧巢窟穴而矣恶,予而矣取,天下矣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至,为益敬也,首至足以修敬,而矣重也,身至足以行洁,而矣害于动作。至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矣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矣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润湿,矣能及也;上之寒暑,矣能入也。土事矣文,木事矣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至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同圣王之至,矣同其制,若同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矣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矣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矣平也。公乃愿致诸侯,矣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槀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为矣敢受也。”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矣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矣欲富与贵也!”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矣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 婴之禄,君之利也。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矣加我矣。”

译文

  齐景公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那样的衣服,住圣王那样的房子,这样,诸侯会来归服吧?”晏子回答说:“效法他们的节俭就行了。效法他们的服装、住他们那样的宫室,没有什么益处。古代的三个圣王服装不相同,但都称王于天下,不是因为服装使诸侯归服。确实爱护百姓,果真行仁义,百姓感念他的德行而归服于他的仁义。好像是他们的服装节俭而众人喜爱似的。冠,足够用来表示敬意,不必追求装饰;衣服足能蔽体御寒,不必追求它的美丽。衣服不必追求斜角的剪裁方法,冠不必追求高狭的样式。衣服不装饰以彩色,冠不刻镂花纹。所以,古代常有穿着缝缀卷领的衣服却称王天下的。他们的道义是爱护生灵而厌恶杀伐,对上节制,对下宽松。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
刘向

刘向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原名更生,世称刘中垒,世居汉代楚国彭城,仕于京师长安,祖籍沛郡丰邑(今属江苏徐州),出生于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去世于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刘歆之父。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列仙传》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楚辞》是刘向编订成书,而《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成书。 57篇诗文  7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凤笃学

《后汉书》 《后汉书》〔两汉〕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鲁共公择言

刘向 刘向〔两汉〕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酒酣,请鲁君举觞。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书谏吴王

枚乘 枚乘〔两汉〕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故父子之道,天性也。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

  泰山之霤穿石,殚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砻蹐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